县委宣传部举行灵丘县“迎接二十大 灵丘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县文化和旅游局专场新闻发布会
2022-09-27 19:28:15   来源:灵丘县   发表于 山西   阅读量:3595


9月27日,县委宣传部举行灵丘县“迎接二十大 灵丘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县文化和旅游局专场发布会。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孙海进主持,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钢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县文旅局的工作情况,并和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专职副队长蒋功景、县文化馆馆长郭文珊一起回答了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灵丘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三区一地”的发展定位,不断抢抓机遇,全面加大文旅资源、文旅产品开发力度,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领推动、文旅融合赋能、重大项目开发、旅游业态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完善、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灵丘文旅工作呈现出发展、进步、繁荣的良好局面。

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文旅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丘县把文旅产业作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来培育,实现了全域旅游从“点”到“线”到“面”的华丽转身。

十年来,文旅经济不断攀升。依托全县丰富的“红、古、绿”资源优势,将山水文脉、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有机融合,不断打造“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书写红色动人、古色引人、绿色宜人的“新篇章”。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平型关大捷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唐河大峡谷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下车河村),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上北泉、下车河、花塔);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红石塄乡北泉村)、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独峪乡花塔村、下关乡木佛台村);省级农业旅游点1处(空中草原风景区);丰富多彩、风格多样、主题鲜明的景点景区,让来灵游客在四季变化中感受山水秀丽,在古建游览中感受传统文化,在研学旅行中感受文物风采,在缅怀参观中感受红色情怀,在沉浸体验中感受生活乐趣,各景区景点的发展也极大带动了文旅消费和乡村旅游的水平提升。新冠疫情发生之前,全县旅游总收入在 2019年达到接待游客360.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68亿元,较2012年旅游收入实现成倍增长。

十年来,民宿产业不断发展。近年来,灵丘县在完善基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引导住宿行业不断提质升级,民宿产业发展取得优秀成果。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各类酒店、宾馆、客栈130余家,拥有各类房间2300间,床位数4100余个,在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红石塄乡建成12家旅游民宿客栈,客房达到120套,可容纳270人住宿。桃花溶洞景区云朵驿栈从2021年10月1日至今持续运营,受到游客好评;含水小寨旅游民宿42套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今年正常运营。花塔村生态民宿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装修和配套工程建设,乐田居、青青民宿、追梦客栈、北泉营地等受到游客的追捧,民宿经济日益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年来,宣传成效不断显现。近年来,灵丘县确定了“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的旅游宣传定位,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发布了“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25条旅游参考路线,推出了“红色文化、休闲生态、有机康养、运动健康、古建宗教、非遗研学、长城揽胜、亲子互动”八大专题旅游参考线路景点。开展了“大美灵丘 每日一景”宣传活动,对全县80余处代表性景点进行推荐。2016年11月灵丘县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2018年入选首批休闲旅游胜地。2019年,灵丘县通过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省级验收。独峪乡花塔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灵丘县入围农业农村部推出的150条“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2020年,平型关大捷景区入列全国60个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被中国关工委确定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和入选“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省级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名录。2022年,灵丘县旅游发展案例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灵丘县被评为“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县”和“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十年来,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结合春节元宵节两节、六月庙、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组织好群众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平型关文化旅游节、门头水乡农耕文化季、福田灯会、赵北乡农民运动会、下关乡插秧节、柳科乡芍药节、山水北泉荷花节、“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小寨村“村晚”等活动,特别是连续举办了十五届的平型关文化旅游节,将文化、文物、体育、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开展实景演出、自行车骑行、马拉松、旗袍秀进景区、群众消夏晚会、篝火晚会、少儿才艺展演、空中草原骑射体验、灵丘山水摄影展、物资交流、传统戏剧演出、旅游消费季、武术展演、直播带货等活动,“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的文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对实景演出《山水北泉》《龙渠沟的老百姓》《平型关记忆》《石矾再现三五九旅南泥湾精神》等进行不断提升,使其成为灵丘县红色和乡村旅游新亮点,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灵丘县文旅部门和全县人民群众踔厉奋发,携手共进,使文旅产业日益成为让人民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产业。

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切实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灵丘县不断坚持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全方位多角度的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都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基本实现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全县186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并达到了“五有”标准(有文化活动场所、有文化活动场所标牌、有文化活动设施及设备、有文化活动及服务内容、有文化活动队伍)。全县共建有农家书屋186家,总面积达4960平米,总藏书量37.2万册,“两馆一站”均实现正常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是促进文化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城乡全覆盖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

(二)基层公共服务内容供给不断丰富。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初心,全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是着力打造重大节庆民俗、戏曲展演进景区、全民阅读、艺术展览、乡土文化旅游节等亮点活动,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展示了自身才艺,有力推进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等项目,每年完成送戏下乡场次不少于200场,送文艺下乡不少于100场,年均惠及基层群众20多万人次,极大丰富了全县偏远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发挥“书香灵丘 全民阅读”的引领作用,每年结合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系列活动、开展图书漂流推广、“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阅读伴我成长”图书进校园、县图书馆综合阅览展示等活动,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全民阅读进程。四是大力推动非遗文化进景区,结合旅游节假日常态化开展罗罗腔、打铁花、云彩灯、舞狮等非遗演绎展示活动,融于实景演出,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乡村旅游内涵。

(三)非遗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通过抓认定,广申报,促提升,灵丘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保护性项目56项,代表性传承人66人,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灵丘罗罗腔),省级项目3项(大涧道情、黄烧饼制作技艺、红石塄秧歌),市级项目12项,县级项目40项,为加强这些宝贵非遗资源的保护管理,一是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了《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文旅融合非遗和文创进景区实施方案》《灵丘县非遗戏曲“免费送戏下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非遗保护政策,为全县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安排专人重新整理了全县非遗资源,调查、记录、建档,补充完善了部分非遗人的文字照片资料,梳理了县级以上非遗管理情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进一步完善。三是大力培育非遗和文创产业新业态,鼓励支持全县剪纸、草编、铁艺、面塑、奇石、根雕等多个行业的乡土文化能人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产品创意研发。利用全国民宿大会、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灵丘县举办的契机,举办了乡村文创艺术作品展;利用“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文化旅游推介会,使灵丘县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真正地“走出去”,使文创和非遗产业成为灵丘县增收的新渠道。四是发挥灵丘县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开设“灵丘百工坊”,对全县优秀手工艺品30多个品种、300多件进行展销,让手工艺技能和非遗资源转化为群众创业增收的本领和途径,把“灵丘百工”打造成一张宣传展示非遗的新名片。五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让非遗文创产品进入平型关大捷景区、唐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推销展示。

三、精准施策,开拓创新,丰富文保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丘县立足新时代文物工作正处于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持续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推进全县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策规划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编制了《灵丘县“十三五”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灵丘县“十四五”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灵丘县长城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灵丘县“十四五”期间文物保护工作思路》等文物规划,对灵丘县“十四五”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为“十四五”期间灵丘的文物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

(二)加大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近年来,一是先后实施了灵丘县觉山寺维修工程、禅庵寺维修工程、曲回寺石像冢群保护工程、三山五道庙修缮工程在内的古建文物类保护修缮工程;实施了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修缮工程、石矾村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修缮工程、杨庄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陈列布展提升项目、张家湾灵丘县抗日政府驻地旧址修缮工程、曲回寺八路军三五九旅后方医院二分所旧址修缮工程、垛窑中共晋察冀五地委旧址修缮工程等在内的红色革命文物类保护修缮工程;实施了铜碌崖敌台保护工程、狼牙口茨字-2号台抢险加固修缮工程、明内长城与红色革命遗址资源调查项目在内的长城资源类保护项目,使全县代表性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良好的修缮和保护。二是组织专职人员依据文物普查和实地查看,对灵丘县各乡镇辖区内文物资源进行了重新核查统计,建立了11个乡镇文物资源保护文本档案;全面勘察全县境内的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完成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和公布,为今后灵丘文物保护的利用和发展提供了翔实的保护依据。三是推动完成灵丘县博物馆布展工作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灵丘县博物馆是大同市第一个县级综合博物馆,成为灵丘县人民和来灵游客了解灵丘历史的一扇窗口,提高灵丘县历史文物的影响力。四是不断推进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认定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平型关战役遗址、觉山寺辽代砖塔、曲回寺唐代石像冢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赵武灵王墓、明代内长城、枪头岭冶银遗址、杨庄村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上寨镇刘庄 “三·一”惨案纪念地、灵丘故城遗址、石矾村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平型关烈士陵园、刁泉冶铜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未定级文保单位179处。针对以上文保单位,新立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解决了灵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无标志碑的问题。五是完成了红色文化遗址调查认定工作,联合县党史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组织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摸查全县红色文化遗址的基本情况,编制形成了《灵丘县红色文化遗址资源调查报告》。

(三)全力推动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针对灵丘县长城文物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长城文物本体的现状,一是制订完成了《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灵丘)建设实施方案》,为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灵丘段)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编制完成了《灵丘县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理清了灵丘长城家底。二是推动项目谋划,立足平型关、牛帮口、一炷香、杏洼梁等长城资源现状,着眼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精心谋划长城重点储备项目。三是持续推动平型关长城段、牛帮口长城段修缮工程设计、评审等工作。2021年灵丘县牛帮口长城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四)健全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一是通过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检查机制。联合消防、公安等执法部门对文博单位开展部门联合检查,年均出动检车车辆100多次,人员300余人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灵丘文物安全“零”漏洞。二是坚持以《文物保护法》为引领,严格按照划定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申请修建畜禽养殖厂房、工业建设项目等的,首先派遣工作人员先期考察项目前期选址等内容,严格落实项目前期建设项目用地核查,从源头做好文物保护的管理。三是加强对管理项目用地执行不可移动文物铲探审批程序。对未批先建、破坏损毁文物本体环境的、影响文物环境风貌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占用文物用地的项目及时进行制止,切实保护文物本体环境。

十年的发展之路,十年的厚势积累让灵丘文旅、文物工作站在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努力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促使灵丘文旅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是灵丘文旅部门始终如一的目标。下一步,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以文化遗产、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旅游研学、旅游演艺、文博活化等为突破,开创文旅商体融合新路径,推动文旅多维度融合矩阵发展;将进一步培育打造“文化+数字+研学+旅游”模式,依托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公共场馆实施“文化精品+旅游”,开展涵盖艺术展览、交流研究、文化体验等休闲娱乐活动,提升灵丘文化魅力,彰显文化自信;将继续提质升级平型关大捷景区、唐河大峡谷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景点,不断打造标杆性服务景区;将不断助推城乡民宿走向品质化,不断形成灵丘地域民宿品牌;将进一步充分发挥我县明代内长城、红色革命文物等资源优势,继续抓好文物项目申报、修缮工程实施、文保队伍素质提升等工作,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工作。

灵丘县文旅系统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厚植一心为灵丘人民谋幸福的崇高情怀,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用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良好的状态推动我县文旅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灵丘县新闻中心记者问:十年来灵丘的文旅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平型关大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全县A级景区的零突破;唐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县龙头景区之一。下一步,灵丘县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全方位推动旅游景区景点高质量发展?

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钢答:

平型关大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唐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对全县的文旅事业来说,意义重大,这意味着灵丘县近年来的文旅工作得到了肯定,意味着灵丘县文旅事业的发展路径是正确的。

下一步,文旅工作将以文旅强县为目标,以完善文旅基础设施为抓手,全面推进,融合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继续开展平型关大捷4A级景区提质升级项目,规划建设县委党校平型关分校、平型关大捷景区内外旅游环线扩展改造项目、灵丘县平型关特种旅行服务基地项目、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道路消防及纪念馆修缮工程、景区沿线打造等十余个子项目,景区系列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将持续提升平型关大捷景区“红色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助推平型关大捷景区早日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是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开展唐河大峡谷省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增效项目,包括“孝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城头会民宿度体闲区、车河有机农业体验区、北泉乡村休闲康养区、沿河古道村驿休闲区、龙渠沟农旅发展融合区等项目建设,通过聚焦两大龙头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设施条件,促进全县旅游管理水平综合提升。

三是全力推动车河、花塔、觉山等成功创建3A景区,目前,车河、花塔和觉山景区的标识标牌、停车场、游客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觉山寺创建3A级景区规划方案》、《车河有机社区景区规划方案》、《花塔生态民俗景区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景区各项制度规范已经建立;启动桃花山、北泉、空中大草原景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目前几大景区正对照AAA级景区创建标准,围绕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景区标识标牌建设以及申报资料要求等列出任务清单,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大力实施景区提质和景区创建工程,努力实现灵丘A级旅游景区主体总量增加、效益提升、结构优化,推动全县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灵丘县融媒体记者问:刚才提到,我县坚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十年来,我县的非遗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就,目前我县的非遗保护工作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灵丘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专职副队长蒋功景答:

十年来,灵丘县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之前的26项增加至56项,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工作人员。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由于缺乏专门编制和人才引进机制,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水平的提高。二是缺乏非遗经费保障。由于没有专门的非遗保护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非遗普查、项目申报、非遗高端项目打造、大量民间非遗资源挖掘和整理工作都受到了一定制约。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去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发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保守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使传承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年轻一代,甚至传承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四是非遗开发保护利用力度不大。目前,我县的非遗和文创产业发展多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缺乏推广和生产的支持,缺乏文化创意包装,如就是发展较好的非遗项目黄烧饼、苦荞凉粉也存在创意不高,销路不宽的情况。文创产品的发展和非遗保护项目的挖掘都需要进一步开发保护。

针对这些短板,非遗保护工作将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完善保护机制。非遗保护,活态传承是核心,群众参与是基础,政府支持是关键,研究成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出台相关扶持非遗项目发展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增加专业人才,推进拓展文创、非遗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扶持力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非遗保护日常工作正常进行。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接受企业、个人和各界人士的友好捐赠,设立“灵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推动非遗和文创产业整体加快发展。

三是加强资源挖掘,推进保护传承。组织力量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建立灵丘县非遗资源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数据信息库;加快非遗项目申报进度,特别是从濒危项目、重点项目入手,通过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录像、建档的方式,做好濒临灭绝、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同时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拓展非遗项目培训,给予非遗传承人培训鼓励,提高其积极性,从而带动代表性传承人的热情,最终实现全面保护的目的。四是开发非遗资源,助力文旅强县。借助我县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在非遗开发与旅游结合上做足功夫,打造非遗文化特色品牌,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寻求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新途径,使非遗产业迸发新时代的活力,成为灵丘独具魅力的旅游产业亮点和特色鲜明的文旅名片。


检察风云杂志社记者问:习近平总书记不到五年时间三次到山西考察调研,每次都考察文博单位,每次都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总书记对山西文物事业的亲切关怀,也为新时代山西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灵丘县将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会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灵丘县文化馆馆长郭文珊答: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灵丘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物工作:

一是着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全面夯实文物事业发展基础。聚焦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各环节,着力构建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的保护机制;深入推进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文物资源底数清、文物安全风险感知灵、文物利用机制活的灵丘文物事业发展基础。

二是着力推进文物项目建设,全面丰富灵丘历史文化滋养。围绕让文物“活”起来,深入推进文物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项目深度融合,目前已谋划了平型关世界长城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灵丘县百处红色文化遗址修缮保护项目、灵丘故城遗址修复保护项目、灵丘县红色文化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通过抓项目促文物管理促文物保护,全面盘活文物资源。

三是着力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灵丘文物对外影响力。积极参与其它省、市、县的文物合作研究,策划推出灵丘文物图片展,通过联合办展、巡回展览、网上展示等方式让灵丘文物走出县门,推动灵丘文物资源成为大同、山西文物表达的“重要窗口”。

四是着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文物事业保障水平。文物保护从根本上来说是专业的文化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文物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文物工作的需要,文物保护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努力培养一支懂灵丘文物、爱灵丘文物、通灵丘文物、精灵丘文物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充分挖掘好、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阐释好灵丘文物资源,全力推进灵丘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展现灵丘文物时代风采!

——邓花



版权所有:晋检网 热线电话:13393438689

法律顾问:山西晋联律师事务所   陈秀山     电话:18636988033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